教育的作用,就是让青少年学会正确对待吸毒改过之人
(相关资料图)
要求吸过毒的人,不能当名人,不能当公众人物,不能当演员,不能当网红。本质上就是要求“必须比从没犯错的人低一档”。这仍然是一种惩罚,一种终身惩罚,一种终生的政治权利剥夺。如果真是全民都觉得有此必要,那就立法。
但法律是讲逻辑的,而不是讲激情。
在法律体系中,吸毒是一种比盗窃、抢劫、强奸、贪污、受贿、渎职、醉驾、故意伤害、虚开发票、合同诈骗、赌博、诽谤、追逐竞驾、严重超速、严重超载、销售假冒伪劣、猎杀野生动物、保险诈骗、盗版都轻微的行为。吸毒只会治安处罚,最多拘留15天,但后面这些有可能要判刑。
所以,法律对吸毒的态度是很明确的。盗窃、抢劫、杀人也可以正常上班,醉驾5年后也能考驾照。这些更严重的罪行,都没有终生惩罚。
有人说,涉毒之后可以重返社会,但是不要作为公众人物抛头露脸,否则会给青少年树立一个坏榜样。
这个观点,似是而非。
演员承担不起所谓教书育人的责任。
著名导演昆汀,曾经在一个节目中感谢妈妈对他的影响。昆汀说,小时候他看了很多电影。小学三年级时,他开始意识到,有些电影其他同学不被允许观看。于是他去问他妈妈。昆汀的妈妈说,哦~昆汀(摊手表情),那只是电影,那里面没有什么是你不能看的,是会毁掉你的。那只是该死的电影而已!实际上,相比电影,妈妈更担心你看新闻!
如果非要说榜样,教育的作用是教少年选择正确的榜样;选择一个人正确的东西去学习。
一个坏人,变好了。这是一个好的榜样,而不是一个坏的榜样。曾经,吸过毒的人,可以成为闻名全国的“禁毒大使”,可以去校园给大学生讲座,这当然是公众人物。社会对改过自新也不歧视,还多有赞扬。
关键词: 教育的作用 就是让青少年学会正确对待吸毒改过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