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北京积水潭医院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发布
(资料图片)
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团队研发的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会期期间发布。
与传统手术相比,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通过术前自动手术规划、术中3D实时导航可视化、力位协同机器人精准操作,突破了传统手术中医生脑、眼、手的局限,复位操作平均三维精度达到3.41毫米,明显优于徒手复位,做到了精准、微创、低辐射,成为医生的“超级助手”。此外,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首次实现了骨科手术机器人从辅助定位导航到完成手术操作的技术飞跃,在全球范围率先实现在最高难度的骨盆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填补国际空白。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为患者进行手术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介绍,“医院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医工企联合研发,最终应用于临床,形成一个较为成功的创新转化模式,也为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的研发转化提供了积水潭经验。”
近年来,北京积水潭医院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尤其是在医工交叉融合领域具有鲜明的优势和特色。医院搭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采用“技术转让”和“与企业共同研发”相结合的转化路径;制定多项管理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完成北京市首例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案例。据悉,2023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三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分别为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关节手术机器人和围肘关节系列技术成果,转化合同额为1.914亿元。
责编:呼梦瑶
主编:徐婷婷
校对:毛圆圆
关键词: